当前位置:首页 > 国画山水 > 正文

国画山水设色,国画山水设色技巧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画山水设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国画山水设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国画山水里的设色,怎样才能做到色不碍墨?
  2. 中国山水画配色?
  3. 中国画,山水层次如何体现?

国画山水里的设色,怎样才能做到色不碍墨?

国画山水里的设色,怎么样才能做到色不碍墨?

中国画水墨画主要是以墨为主色为辅,为了突出水墨韵味一般用色以浅降为主,在山水画中以水墨韵味来体现画的意境,略施淡淡的色来哄托气氛,当然有时候也有用色为主墨为辅,这要看创作内容而定。

国画山水设色,国画山水设色技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山水画配色?

中国山水画有水墨画和设色画两类。 “墨”在传统上往往也被看作为“色”,唐 张彦远说“运墨而五色具”,后来又有“五墨、六彩”,说法不一。

一说黑、浓、湿、干、淡五种墨加上白,谓之六彩,一说五墨是浓、宿,焦、退、埃。总之是说墨有浓淡干湿的变化。又有所谓“纯青法”、 “螺青法”、 “纯绿法”等。

原色:也叫“三原色”。即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自然界中的色彩种类繁多,变化丰富,但这三种颜色却是最基本的原色,原色是其他颜色调配不出来的。把原色相互混合,可以调和出其他种颜色。

国画山水设色,国画山水设色技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间色:又叫“二次色”。它是由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红+黄=橙色;黄+蓝=绿色;红+蓝=紫色,橙、绿、紫三种颜色又叫“三间色”。在调配时,由于原色在份量多少上有所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

复色:也叫“复合色”。复色是用原色与间色相调或用间色与间色相调而成的“三次色”。复色是最丰富的色彩家族,于变万化,丰富异常,复色包括了除原色和间色以外的所有颜色。

中国画,山水层次如何体现?

中国山水画在整个中国画领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为山水画的美学原理及艺术思想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画种。它独立于随唐成熟于宋元它基本的笔墨语言就是点和线,它以皴擦点染的笔墨为主要表现方法,山水画的发展是从自然的理性表现到哲学的感情的思想性表达,又从视觉的形象思维逐步转化为赋有哲理的逻辑性思维,因此中国山水画已经形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从宏观角度来看与层次有关的有山水画常规的透视形式三远法,所谓的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高远类似西方的仰视,平远类似平视,而深远类似俯视的视觉效果。在这每个形式的表现中主要的层次关系是山峰与山峰、山与水、石与木和远与近的层次关系为重点,这些主要是以画面整体的层次关系为主。另外从微观角度来看,画面只画一个山峰或一个石头、一颗树一样画出层次,这一点更体现出山水画表现层次的主要因素是笔墨,因为从古至今学者都以笔墨精神为山水画之魂,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笔墨理念,没有笔墨的作品就失去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意义和艺术价值,所以山水画笔墨的独立性更强更重要。它的物理观念它的美学原理及它的艺术规律性元素都是解决山水画层次的因素,比如虚实、多少、大小、疏密、聚散及留白、留云还有点与线、黑与白、浓与淡等多种因素的对比关系。中国山水画的核心价值是它赋予了东方的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作品的优劣不在大小、不在画面内容的多少、也不在画的像什么或是什么,主要是作品的笔墨品质和思想,有的作品用几根线几个点来表达一物一样有层次感,有的作品很丰富看似混染一体却处处有层次的体现,因为用笔之墨都具有浓谈干湿方面的变化,也有的是用积墨的方法,总之用笔用墨都讲究变化所以有层次感。重要的是中国山水画的核心是借物述情达意,借自然之物述个人情怀与思想感悟,其美学阶值在笔墨的思想理念而决非借用之物的物象。

国画山水设色,国画山水设色技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画山水设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画山水设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