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柳树国画山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柳树国画山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1962年由画家苏天赐创作的《水乡之晨》油画,江南的春天,河水流过村落,桃花粉红,杨柳青绿,清晨时分,一艘小船,载着几人,悠然前行。
2、1964年由画家曾连生创作的《青肥待运》水粉画,社员们将收割的青杆,捆扎在一起,运到河边,等着用船运走作为肥料。
3、1960年由画家魏紫熙创作的《江南春色》设色纸本画,三月的江南,桃花红、李花白,踏青的人们,来到了高处,欣赏着极美的春色。
4、1962年由画家傅抱石创作的《西湖月夜》国画,西湖的夜,一轮明月高挂,群山隐隐,月光倒映在西湖的水面,明暗之间的景色,幽美之极。
5、1963年由画家李宗津创作的《金色季节》油画,艳阳高照,晒谷场上,社员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金灿灿的谷子,是沉甸甸的收获喜悦。
6、1962年由画家吕云所创作的《太行秋色》国画,太行山的秋天,层林尽染,一位放羊人穿行在山坡林间,秋色之美令人沉醉。
7、1961年由画家古元创作的《归舟》版画,小船上,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放下满身的疲惫,安坐在船上,一位社员吹起了笛子,惊起了芦苇荡里的几只水鸟。
8、1960年由画家朱梅邨创作的《大炼钢铁》国画,钢铁厂内,熔炉火光四射,炼钢工人们***万丈,奋力将煤块铲入炉中。
9、1961年由画家李东基创作的《牧鹅姑娘》油画,两位放鹅的女社员,坐在小船上,阳光照亮了脸庞,一人划着船,一人在驱赶着鹅群。
童年的水墨画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马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慢慢翻动, 嘴角旁牵动着一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花前 目光一次次从花上移到纸上。 心里早画下花儿的模样。 一支蜡笔在纸上轻轻滑动, 一朵鲜花在纸上慢慢开放; 一只蜜蜂绕着画纸飞了一圈, 它好像已闻到花儿的清香。
林中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树下 黄桷树撑开一柄翠绿的伞, 一群白鸽在浓荫中飞翔。 阳光从叶缝间悄悄地看, 千百只眼睛织成一张光的网。 仿佛老树也变得年轻了。 一次次鼓着绿色的手掌。 江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童年的水墨画描绘了: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蘑菇。
《童年的水墨画》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垂柳当做人来写,把溪水比作镜子和绿玉带,写出了溪水平静、碧绿、清澈的特点。
《溪边》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林中》描写了雨后的树林里孩子们***蘑菇的欢乐情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柳树国画山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柳树国画山水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fangwangbj.cn/post/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