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远山水国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远山水国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答:1、《洛神赋图》
2、《清明上河图》
3、《千里江山图》
4、《富春山居图》
6、《溪山行旅图》
7、《茂林远岫图》
8、《清明上河图》
9、《游春图》
10、《步辇图》
所谓“高远”,就是“自山下仰山巅”,反映的是一种仰视所见的巍峨宏伟的山势。高远法表达崇高,使欣赏者视之有高大的感觉,是一种体现崇高美不可缺的手法。
所谓“深远”,就是“自山前而窥山后”。深远法最能表达深邃幽远之境界,视之有如心随重叠的物象逐渐释放。这种形式是很能表现含蓄的美。
所谓“平远”,平远,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反映的是一种俯视的境界,塑造的是“山随平视远”的那种艺术效果。平远法以俯视的视角构图,最易表达平淡冲和之境界,呈现优美。
扩展资料:
三远法名字的由来
北宋画家郭熙在他的著名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中提出的。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三远法下过这样的定义:“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就是一种时空观,以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点来描绘画中的景物,打破了一般绘画以一个视点,即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
中国传统书画,是收藏界不容小视的一大领域。与油画等相比,国画收藏入手要求高了许多。首当其冲的,就是相关技法的了解和意境的体会,而最常听到的术语非“三远”莫属。这个词汇既涵盖了山水的***关系,也算是山水的构思观念。宋代郭熙的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就已提到“高远”、“深远”、“平远”的所谓“三远”,而他的《早春图》则综合体现了传统山水的创作理念。
国画著名的“三远法”是指中国山水画的特殊***法,指的是在一幅画中,可以是几种不同的***角度,表现景物的“高远”、“深远”、“平远”。 “高远法”是仰视效果,相当于站在山下往上看。取势高大雄伟,震撼人心,有阳刚之气,反映的是一种仰视所见的巍峨宏伟的山势。 “平远法”是平视效果,相当于站在平地上往前看,自近山而望远山,反映的是一种俯视的境界,塑造的是“山随平视远”的那种艺术效果。“深远法”则是俯视效果,相当于站在山上往下看。取势场面宏大,视野广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远山水国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远山水国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fangwangbj.cn/post/6530.html
上一篇
q版国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