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画人物中年女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国画人物中年女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齐慧娟
白石老人最小的孙女,父亲齐良末是白石老人最小的儿子。齐慧娟天资聪颖,年幼时即显露出良好的艺术禀赋。她三岁时即在父亲的指点下习画练字,诵读诗文潘素
潘素,女,著名收藏家张伯驹先生的夫人,字慧素,江苏苏州人。当代女画家。早年习花鸟,中年转攻山水,晚年善金碧青绿山水及雪景山水。
民国时期曾任北平美术分会理事,建国后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吉林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艺术顾问,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等职。
经常学国画的老人不会害怕独处。人刚退休以后最怕的就是孤单,骤然从忙碌的工作中闲下来后,如果不能快速调节状态,是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而长期学国画的老人则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一支画笔一张纸,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在国画的世界中,老人们不仅不会再感觉孤单,甚至还能从中感受到别样的乐趣。
其次,经常学国画的老人不会暴躁易怒,更容易发现身边的美好。长期学国画的老人,他们已经把生活拆成了自己***想的片段,所以当你看到繁华的都市、看到璀璨的夜景、看到美丽的图片时,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现其中的美好,感觉到一种别人不能理解的境界。长此以往,你的生活也将被美好包围,你的心灵也会更加宁静平和。
最后,经常学国画的老人不易衰老,更容易延年益寿。要知道,人类的衰老始于大脑的老化,经常学习国画的老人能使大脑的老化过程速度减慢,对延年益寿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能有效***大脑皮层,增加脑神经递质的分泌,加速脑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增加大脑的供血,改善大脑的功能,从而保持健康。
其实,老年人学国画的好处远不止这些。人生在世,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的困扰,而国画作为情绪的宣泄口很好的承接了这些。在学国画的过程中,老人们既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又乐在其中、将情感打磨成了作品。
中老年人零基础学国画的画,估计还是要先找个老师学一学,只凭买本书自学我估计肯定还是有点难度毕竟啥也不懂是零基础嘛!我前段时间我也买过一本《芥子园画谱》这本书风行画坛经久不衰,集明清中国画名家之杰作为艺术家启蒙之良师。要是不想去找老师学习的话也可以买了一本试试再看一下。也希望能够帮到你。
王震,(1867一1938),字一亭,号白龙山人,民国时期海上画派代表人物,对海上画派的接续和发展有卓越贡献,他与吳昌硕被称海上双璧。他不但是著名书画家,同时又是商人,46岁当选上海商会会長,是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宗教领袖,45岁当选中国佛教会長。7岁习画,14岁进上海一有名的裱画店学徒,业余临摹,15岁后,曾受任伯年指导,42岁发起组织豫园书画会,44岁拜吳昌硕为师,中年前风格似任伯年,中年后画风转向吳昌硕,晚年将任.吳风格融为一体,尤其画佛像自成一家。他与吳昌硕关係十分密切,亦师亦友,他的作品很受青睐,尤其商界,银行.钱庄.金店.绸缎布店等,店堂内掛白龙山人字画显得有品味,他的佛像画非常出名,他在一幅画上题道:"五十后习禅,每曰写佛一帧。"江浙上海较大寺庙几乎都有他的大幅佛像画。
王一亭当年与吳昌硕并称"海上双璧″,他书法也有较强金石味,绘画与吳较相似,但画路比吴宽,吴昌硕主要是花鸟,人物.山水都不多见,而王一亭山水,人物,花卉禽兽无不涉猎,且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画与吳相比,显得含蓄内斂,较平和,寓方於园,化刚为柔,不似吳的爽利突兀,斩釘截铁。
王一亭当过买办,曾任日清公司总代理,九一八事变后他表明心迹,辞去此职,并组织画人义卖书画为东北义勇军摹捐,抗战爆发,他拒绝曰军邀请,不出任伪上海***职务,往香港避难,三八年因病重回上海,年底逝世上海家中。
紫授金章55岁画,
华封三祝,47岁画,南极仙翁,69岁画,
王一亭画,吴昌硕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画人物中年女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画人物中年女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fangwangbj.cn/post/4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