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画山水 > 正文

浅绛山水国画,浅绛山水国画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浅绛山水国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浅绛山水国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山水画 浅绛山水代表作?
  2. 什么是浅绛山水?
  3. 国画设色中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怎么区分?

中国山水画 浅绛山水代表作

《烟雨雾秀江南

中国画大致上可分为白描水墨设色三种。其中设色分为淡彩、重彩和泼彩。淡彩是指在画好的水墨画基础上略施一些浅淡的颜色,而其中施以淡淡花青赭石的山水画又被称为“浅绛山水”。浅绛山水画主要始创于五代董源代表作如《潇湘图》《山居图》《夏景山口待渡图》等。

浅绛山水国画,浅绛山水国画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浅绛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设色技巧,以淡红青色彩渲染为主山水画统称浅绛山水。先用浓淡、干湿变化之墨线勾勒轮廓结构变化之后,再以淡的赭石,或掺少许朱砂类,染山石,树木结构处,再用淡花青类色渲染即成。

浅绛山水画是中国画常见的画种,多用以表现深秋和早春时节及斜阳夕照的景色。其特点是素雅静淡,明快透澈。浅绛山水画,以树、石、云、水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笔墨为构架,着色以浅赭为主。“浅绛”是其他类别山水画的基础,同时也是传统绘画中高难度绘法之一。因此了解、学习和研究它是十分重要的。

什么是浅绛山水?

浅绛山水是指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其特点在于以墨色为基础,运用淡红青色彩渲染,表现深秋和早春时节及斜阳夕照的景色。

浅绛山水国画,浅绛山水国画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绘画中,树、石、云、水是其主要表现内容,以笔墨为构架,着色以浅赭为主。浅绛山水画是传统绘画中高难度绘法之一,也是中国画常见的画种。

浅绛山水是指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浅绛山水画的特点是素雅青淡,明快透澈。清代画家书法家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说:"浅绛山水,则全以墨为主,而其色轻重之足关矣。"他强调笔墨仍为画面状物构形的基础,墨色足后,略施淡彩,画面色调单纯统一,减少浓淡和轻重的变化,而其色多施于山石之上。

浅绛山水国画,浅绛山水国画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国画设色中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怎么区分?

浅绛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没色技巧。即凡以淡红青色彩渲染为主山水画,统称浅绛山水。其方法是先用浓淡,干温变化之墨线勾勒轮廓结构变化之后,再施以淡的赭石,(或掺少稍失砂类)染山石,树木结构处。最后用淡花青类色渲染即成。 青绿山水画(兼金碧山水) 系中国画中施用浓重的矿物颜料的石青和石绿颜料为主。表现山石树木的苍翠而得名。也有在青绿山石的轮廓上勾以金石,这样的山水画又称金碧山水。青绿山水始创于唐氏的李思训北宋的王希孟所画的《千里江山图》也是青绿山水的代表之一 没骨(法)画 中国画传统花卉花鸟)画的一种画法。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而没有“笔骨”——即用墨线勾勒的轮廓。

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这样画法始于五代的徐熙,徐崇嗣祖孙。其实始于黄筌,徐崇嗣仅是“郊诸黄之格”而已,《宣和画谱》著录有黄筌《没骨花枝图》一件;《洞天清录集》说黄筌“真似粉堆,而不作圈线”,(注:在中国古代粉即是色),这即“没骨画法。”

泼彩张大千首创,用二种以上颜色先后泼在纸上使之溶合成为色彩斑澜的色块,再在上面进行简单的描画使之象形。

淡彩是工笔画的一种,只能用国画里的植物颜色作画,禁用矿物质颜料。

重彩跟淡彩相反,一般用矿物质颜色比较多,显得厚重,用色无禁忌,植物色也可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浅绛山水国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浅绛山水国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