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墨小写意国画花鸟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水墨小写意国画花鸟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鹭石图》,《竹石鸳鸯》,《瓶菊图》,《荷花翠鸟图》/《荷池双鸟图》,《孤禽图》,《孔雀竹石图》,《怪石鸲鹆图》《芙蓉游鱼图》,《桃实千秋图》 朱耷的艺术已经在东方尤其在日本以至世界画坛引起了很大的反映
徐渭字文长,号天池,晚年住绍兴,屋前有青藤一架,便号“青藤老人”,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徐渭博学多才,是明代杰出的书画家、诗人、剧作家。其《四声猿》等杂剧,是明代著名杂剧。尤其是他的大写意花鸟画,开创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先河,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与陈淳并称“青藤白阳”。对清代“扬州八家”、“海上画派”及现代中国画的影响深远。
他的山水画多为水墨,宗法董其昌,兼取黄公望,倪瓒、他用董其昌的笔法来画山水,却绝无秀逸平和,明洁幽雅的格调,而是枯索冷寂,满目凄凉。于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简朴之气。
八大山人山水画深受董其昌的影响,吸收了董氏艺术中清明秀丽的长处,而省去了董画中过分强调笔墨修饰的偏向。
此外,他还吸收了黄公望的浑厚、萧散,倪瓒的天然、幽淡等优点,变格创新,形成意境冷寂,寓意深邃,用笔简括,于荒率中见圆润之趣的独特风格。
按时代讲,又有早、中、晚的变化。
清代水墨画写意派***是朱耷。
朱耷(1626年—约1705年),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明末清初画家。
八大山人善画山水和花鸟。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他的一花一鸟不是盘算多少、大小,而是着眼于布置上的地位与气势。及是否用得适时,用得出奇,用得巧妙。这就是他的三者取胜法,如在绘画布局上发现有不足之处,有时用款书云补其意。
朱耷(1626-1705),又名“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写意画艺术***、僧人。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朱耷是明太祖朱元津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出家。他性情孤傲倔强,行为狂怪,以诗书画发泄其悲愤抑郁之情。作为明宗室后裔, 身遭国亡家破之痛,一生不与清王朝合作。
他从小聪慧异常。又受过良好的艺术熏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并能悬腕写米体小楷,并进官学为诸生。八大山人在艺术创造上有杰出的成就,他是一位写意派艺术***,他的艺术对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遗产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他以大写意水墨画著称,精于山水、花鸟、人物,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在创作上,他立意精深,构图奇特,笔墨简炼,气势磅礴,感人心脾,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独特的韵味,在清初画坛保守与革新的对峙中,成为革新派四大画俗的主持。八大山人以精炼放纵的笔墨,表现了他那倔强傲岸的性格,抒发了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大气磅礴,感人心脾。名画家郑板桥在题八大山人的画时称赞说:"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由于八大山人画品至上,尤受推崇,名满天下,三百年来,著名的画家扬州八怪郑燮等以及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张大千等在画风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二十世纪以来,他的艺术之光的强烈辐射已穿越时代和国界、穿越民族欣赏心理,释放出巨大的艺术能量。198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八大山人为中国十大文化艺术名人之,并以太空星座命名。八大山人受到世界人民的赞扬和敬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墨小写意国画花鸟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墨小写意国画花鸟作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fangwangbj.cn/post/14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