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立轴山水国画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立轴山水国画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机器装裱时候出现立轴两边向上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背纸质地不好,或是潮湿变形了。
二是用的不是高温锦。
三是立轴画心两边的锦条拉得太紧。
解决以上问题,就不会在出现上述情况了。
1.文渊竹、文昌竹、文思竹、文***竹、文风竹、文乐竹;武威竹、武诚竹、武权竹、武正竹、武扬竹、武耀竹。
2.竹露曦华 清竹心曲
竹轩断桥痕 苦竹清然
竹韵清清 竹影听风
3.明 孙克弘 殊竹图
立轴 纸本设色 纵61.7厘米 横29.9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历代以朱砂写竹的并不多见,孙克弘这幅殊竹,在色彩对比和构图上都可说匠心独运。竹之妍艳与秀石之清冷沉郁形成对照。殊竹色彩上浓淡、深浅的变化,在空间上产生一种幽深的意境,使画面在艳丽中又趋向沉静、稳重。
王铎的特点是注重作品的整体效果,结构设计,因为作品幅面大了对作者的要求也高,王铎行书立轴幅面大,他的章法是做好的,后人主要学习其章法。想想看,很多作品没有王铎的大不是吗?现在人学习苏轼是学其斗方的章法,学习王铎就是学其大立轴一气呵成变化万千的气势。所以学习王铎的立轴吧。
主要作品有:顺治三年(1646)作《渔舟萧闲图》,收入《历代名贤画粹》;永历四年(1650)作《雪景山水图》,收入日本《***名画宝鉴》;永历五年(1651)被满洲***罢官归里,作《兰石图》卷、《山水卷》,分别收入《新版世界美术全集》、《***名画宝鉴》。王铎善于画山水和梅兰竹石,山东省济南市博物馆收藏的《雪景竹石图》是王铎为睢阳袁枢精心创作的一幅雪竹作品。 王铎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
中国山水画在整个中国画领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为山水画的美学原理及艺术思想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画种。它独立于随唐成熟于宋元它基本的笔墨语言就是点和线,它以皴擦点染的笔墨为主要表现方法,山水画的发展是从自然的理性表现到哲学的感情的思想性表达,又从视觉的形象思维逐步转化为赋有哲理的逻辑性思维,因此中国山水画已经形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从宏观角度来看与层次有关的有山水画常规的透视形式三远法,所谓的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高远类似西方的仰视,平远类似平视,而深远类似俯视的视觉效果。在这每个形式的表现中主要的层次关系是山峰与山峰、山与水、石与木和远与近的层次关系为重点,这些主要是以画面整体的层次关系为主。另外从微观角度来看,画面只画一个山峰或一个石头、一颗树一样画出层次,这一点更体现出山水画表现层次的主要因素是笔墨,因为从古至今学者都以笔墨精神为山水画之魂,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笔墨理念,没有笔墨的作品就失去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意义和艺术价值,所以山水画笔墨的独立性更强更重要。它的物理观念它的美学原理及它的艺术规律性元素都是解决山水画层次的因素,比如虚实、多少、大小、疏密、聚散及留白、留云还有点与线、黑与白、浓与淡等多种因素的对比关系。中国山水画的核心价值是它赋予了东方的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作品的优劣不在大小、不在画面内容的多少、也不在画的像什么或是什么,主要是作品的笔墨品质和思想,有的作品用几根线几个点来表达一物一样有层次感,有的作品很丰富看似混染一体却处处有层次的体现,因为用笔之墨都具有浓谈干湿方面的变化,也有的是用积墨的方法,总之用笔用墨都讲究变化所以有层次感。重要的是中国山水画的核心是借物述情达意,借自然之物述个人情怀与思想感悟,其美学阶值在笔墨的思想理念而决非借用之物的物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立轴山水国画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立轴山水国画大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fangwangbj.cn/post/1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