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代国画花鸟写意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代国画花鸟写意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问:中国画的写意是指什么?
我答:中国画的写意是指:写,指的是用笔墨去描绘;意,指的是作者心中产生的意象、童趣和意境。即:中国画的创作作者,***用中国的笔和墨在中国的宣纸上,描绘出自己心中所产生的客观意象。
中国画的写意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写意,是“意”与“境”的融合,更是意境与意象的统一体。
2、意境与意象是写意画的基本审美特征。
3、意境与意象是写意画的基本审美特征。
4、正确理解中国画的意境、意象的特征及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寻找促进当代中国画健康发展的途径具有积极意义。
5 、写意,贵在得其物象的意。画家不但要写出对象的外形,更要写出对象的神情,同时也强烈地包涵着画家自身抒发的意境和意趣。即:心系于情,情溢于意,意存于境;写意从心,造境于情,情意动心,心归自然。
生活中,我们在欣赏画家创作的中国写意画作品的时候,经常看到画家创作出来的画面景物变形,这也是中国画画家通常运用的写意艺术表现手段。它给予人们强烈、新奇的视觉冲击力、艺术感染力和美的享受,令人觉得自然而合情理。
工笔画比写意画出现得早。 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春秋战国最为著名的有《御龙图》帛画。它是在丝织品上绘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 ,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领域空前繁荣,涌现出很多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伟大画家,历代画家们创作出了名垂千古的传世名画。 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相传唐代王维因其诗、画俱佳,故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一变勾斫之法",创造了"水墨淡,笔意清润"的破墨山水。五代徐熙先用墨色写花的枝叶蕊萼,然后略施淡彩,开创了徐体"落墨法"。之后宋代文同兴"四君子"画风,明代林良开“院体”写意之新格,明代沈周善用浓墨浅色,陈白阳重写实的水墨淡彩,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生韵。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写意画代已进入全盛时期。
潘天寿(18***—1***1),现代画家、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擅画花鸟、山水,兼善指画,亦能书法、诗词、篆刻。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布局奇险,用笔劲挺洗练,境界雄奇壮阔。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代国画花鸟写意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代国画花鸟写意作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fangwangbj.cn/post/10207.html